Window of Technology Transfer —技转之窗张家口

水润万物,木秀于林,水木湛清华

   1、国家政策

近年来,国家将固态锂电池纳入国家重点领域、关键行业的研发体系中,2019年12月,工信部发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在“实施电池技术突破行动”中,加快固态动力电池技术研发及产业化被列为“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攻关工程”,多项政策引导使固态锂电池引发市场高度关注。

   2、市场简介

我国对锂电池需求稳定增加,2019年,我国锂离子电池产量为157.22亿只。2020年,锂离子电池产量达到188.5亿只。而能源矛盾的日益加剧,固态锂电池应运而生,可替代传统锂电池应用于各行各业。布局固态电池产业,从技术研发到商业量产,抢占国际竞争制高点。

   3、痛点问题

由于采用有机电解液的传统锂离子电池,在过度充电、内部短路等异常情况下容易导致电解液发热,有自燃甚至爆炸的危险。电解质材料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电池的各项性能参数,如功率密度、循环稳定性、安全性能、高低温性能以及使用寿命。面临安全性能和能量密度方面的双重瓶颈限制情况下,固体锂电池已经成为下一代电池领域的研究热点。与传统锂电池相比,固态电池的不可燃、耐高温、无腐蚀、不挥发的特性,使搭载固态锂电池的汽车,自燃概率会大大降低。

     1609949391(1)

   4技术亮点

该项目产品在实验室阶段合成出世界顶级水平的氧化物及硫化物固体电解质,全固态扣式电池实现世界顶级的性能,有效提升了电池能量密度,提高充放电倍率、改善温度特性。其中复合膜材料技术与现有电池生产工艺兼容性好,适合利用现有锂电池的生产设备,快速实现产业化应用。在固固工艺技术方面,团队拥有氧化物正极材料的表面加工、硅负极材料的表面加工技术,可以分别在氧化物正极材料及硅负极材料的粉末颗粒表面进行5-10nm的超薄界面材料包覆。另外团队还拥有超薄锂金属负极(1-20微米,任意可调)以及为了防止产生锂枝晶的锂金属表面镀膜技术。

 

                                                                                                                         

   5团队介绍

项目核心团队均来自世界500强高科技企业的技术管理专家,聚集了从电池材料研发、系统集成、产品开发生产、项目方案、EPC实施、系统维护到市场开发和客户服务等领域的顶尖专业人才。同时,项目创始人师从“国际锂电之父”John Goodenough教授(2019年获诺贝尔化学奖)、日本东京工业大学菅野了茨教授,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同时和两位大师正式合作研发固态电池的团队。

   6、合作展望

该项目当前已在清华大学重大科技项目(固安)中试孵化基地搭建全固态电池研发测试中试线,解决全固态电池的生产工艺及设备问题。

   7、联系方式

(请在公众号留言获取详细项目信息)

在线留言

寻求项目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