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显示领域将成为国家重点研发领域,2021年4月13日财政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发布的《关于2021-2030年支持新型显示产业发展进口税收政策的通知》明确,自2021年1月1日至2030年12月31日,对新型显示器件生产企业进口国内不能生产或性能不能满足需求的生产性原材料、消耗品免征进口关税。此项政策的出台预示着新型显示产业规模将进一步增长。
我国抓住全球新型显示产业高速发展重大机遇,通过全行业共同努力实现了从“少屏”到“强屏”的转变。我国显示面板建设投资近8000亿元,新增产能1.2亿平方米/年,总产能较“十三五”初增长149%。液晶显示面板TFT-LCD领域,建设全球首条11代TFT-LCD面板生产线。2020年上半年AMOLED面板出货同比增长56%。Micro-LED、印刷显示、激光显示等新兴技术不断取得突破,技术储备不断增强。
中国新型显示产业规模从2012年的740亿元增长至2019年的3725亿元,年均增长率超过20%,中国新型显示产业为全球产业链注入持续动能。
显示面板是中国第四大进口产品,在材料方面,5G 显示的发展,对材料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或弯曲,或折叠,或卷曲,柔性OLED显示屏的潜力是巨大的。塑料,有机层的OLED显示屏更薄,更轻,比液晶显示屏更灵活。OLED显示屏和液晶显示屏不同,不需要背光,亮度却更高。然而,对于智能手机所需的小弯曲半径,可折叠显示模块在材料和工艺技术上面临更大的挑战。
该项目以优秀的技术团队及高精度设备为核心,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开展技术研发,在提供多样化产品的同时不断拓展新技术,凭借多样的制造工艺和丰富的材料供应,占领广泛应用领域和同行业大部分市场。
在柔性屏方面因折叠显示屏的每一层都需要可弯曲且透明,包括触控面板、触摸传感器,偏振镜和盖板。项目团队针对这一需求,同原材料厂家对丙烯酸泡棉和PE泡棉胶带为视窗粘贴的需求专门设计了可完美融合的模切工艺,现已通过测试,满足新一代柔性显示技术的需求。其中包括,折叠时,在不同组件材料上的静态应力测试,和在未折叠状态下的动态应力测试。并确保在智能机的平均生命周期内,耐受10万次左右的折叠操作的复合材料批量生产。
项目为更好服务客户,从设计、试样到量产整个过程中,紧密贴近客户灵活配套不同客户群前期产品研发以及人员调动,并在多地设有办公室和成熟的生产线,从而实现在生产中快速、可靠地实施制定相应解决方案。针对客户不同需求定制化产品,现主要产品包括:5G手机应用高性能散热缓冲屏蔽材料、5G手机VC散热(立体散热+超大面积VC液冷板)、5GNFC铁氧体片/膜、热硅胶垫片、结构件背胶,电池胶,FPC背胶、PORON泡棉胶手机边框。
项目拥有行业顶尖技术专家团队,与行业高端材料供应商合作,现已与中国显示屏龙头企业维信诺、京东方、华星、天马四家生产厂商合作,提供专业功能性整体解决方案,并得到客户良好反馈。2020年已实现收入3000余万元,纳税200余万元。现寻求新型显示、汽车、医疗、电器等领域企业合作,拟寻址增设生产线,未来将生产线布局在国内更多省市中。
(请在公众号留言获取详细项目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