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兼容及检测技术以电子设备可靠性为目的,提供相关产品与服务,涵盖合成材料和电子元器件领域。近年来,为鼓励本行业及其下游行业发展,国家相继出台一系列法律法规及政策。2016年10月,工业和信息化部颁布《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发展规划》,宣布将紧紧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农机装备等十大重点领域。开展电磁兼容研究,加强电磁兼容管理,降低电磁骚扰,避免电磁干扰,是多个行业研发实力和测试水平的重要标志。
随着上游产业电子产品制造业规模的增长而扩张,由于全球电子产品标准化、医疗设备的强制性电子兼容性测试以及企业品牌主张的增加等因素,市场对安全的需求日益增加,因此对电磁兼容性检测的需求也随之上升。同时,现代制造业对物联网与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整合,也加大了对电磁兼容性检测服务的需求。据Markets and Markets预测,全球电磁兼容性检测市场规模将会在2024年从2019年的21万亿美元增长到28万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5.4%,亚太地区的电磁兼容性测试市场在工业终端应用领域占有最大的市场规模。
在国际行业市场上,在电磁兼容性检测技术与市场份额两方面,瑞士的SGS、英国的Intertek、德国的DEKRA、法国的Bureau Veritas和美国的Fortive等公司具有明显的领先优势地位。其中SGS作为全球领先的检验、鉴定、测试和认证机构,可进行各种物理、化学和冶金分析,包括进行破坏性和非破坏性试验,提供完整的数量和质量检验以及有关的技术服务。SGS、Intertek与DEKRA等在中国拥有大量分支机构及检测人员。
电磁测试系统关键设备--电磁探头被欧美等外国公司所垄断,大大增加了后期维修成本和难度,专用测试设备的国产化迫在眉睫。
目前该项目致力于强磁场测量、低噪声放大器、场均运行自动校准等核心技术,拥有多个自主知识产权。研发产品性能指标优异:频率范围、工作场强、灵敏度、线性度等优于国外探头产品;设备兼容功能强大:硬件方面能够与现有电场探头产品相兼容,即插即用,软件方面能够与现有的R&S等厂商的测试软件完美兼容,可在现有测试系统上实现透明扩展与升级;售后服务保障:出现任何故障,12小时内响应,72小时完成维修或更换损坏器件,在探头维修期间可提供同型号探头替换产品供用户使用,实现维修期间零等待;也可根据用户需要,定制特殊工作频率及场强幅度的特殊用途场强探头。该项目已与广电计量、中国航天、湖北医疗器械检测、中核集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多家机构建立长期深入合作。
该项目研发团队核心人员在该领域具有多年实战经验,对特种设备的性能与技术需求了解深透,多年来,与多个高校、科研院所建立密切的合作,持续保障技术应用的先进性。
团队自主研发产品性能优异,合作伙伴稳定,2020年已实现收入1000余万元,纳税百余万元。随着业务面逐渐拓宽,产品需求量逐年上升,拟寻址扩建,增资纳才,落地投1个亿,投产后,可实现年收入3000-5000万元,年税收200-400万元。
(请在公众号留言获取详细项目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