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发展海洋经济、海洋科研”的强国战略思想,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教授、河北院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创新中心主任孙富春教授专访中国海洋工程研究院进行学术交流活动。参加交流的主要领导有海工院院长张建民院士、胡学东副院长、史建国秘书长,清华大学自动化系宋士吉教授等。河北清华发展研究院张华堂院长主持交流。
孙教授首先以机器人的抓取操作行为为例,对机器人主动感知和认识学习的研究背景进行了简要介绍,并对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创新中心的研究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孙教授介绍了团队在研究机器人感知中采用的学习方法和控制策略,并简要讲解了所建立的学习框架。在交流中,孙教授通过介绍水下灵巧机器人、咽拭子采集机器人、弹钢琴机器人等实际案例,展示了他们团队的最新前沿成果。
张建民院士指出未来国家的海洋开发中,对水下灵巧机器人的需求巨大。水下灵巧机器人能极大的解决海洋工程、水下工程的建设安装、维护运营过程中的难点,推动更多的海洋项目落地。同时,张建民院士还指出,为使机器人具有类似人类的高层认知能力,人、物体和环境的交互感知技术是最为重要的。优秀的感知能力使得机器人能够理解和适应水下等复杂环境,并完成复杂的作业任务。因此孙教授全球领先的感知技术可以将海洋“透明化”,为国家更好地掌控海洋提供技术手段。
孙教授非常赞同张院士的看法与合作思路。双方约定,未来海工院与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创新中心将在水下灵巧手、“透明化海洋”等项目方向上开展深入的合作。与会人员就技术发展、合作方向等进行了热烈讨论。
河北院固安分院副院长何迪飞等参加了活动。